不平凡的2022年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江寧知府”,轉載時有所增改。

轉載者按

本篇基於個人視角,和大家梳理一下2022年里中國輿論界備受關注的十件大事。

2月4日~2月20日 北京冬奧會

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相關活動的各國政要共二十多位,俄羅斯總統普京毫無爭議的成了主賓;也正是在這一場合下,中俄發表了分量十足的《關於新時代國際關係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

此次派政要出席冬奧會的友好國家[……]

顯示全文

俄劇入坑不完全指南

本文轉載自少數派,作者為:遊學者vbvo

轉載時略有刪改與補充。

轉載者按

去年對自己看過的所有電視劇做了張腦圖梳理了一下(如果有口味相近的小夥伴,可以藉著這張圖試試新劇),發現看的俄劇也不少了,而國內關注俄劇的人確實少(從各字幕組的粉絲數推斷),所以寫一篇俄劇的安利文,分享給劇荒的派友,嘿嘿嘿。

先說一下我的觀感吧,大部分人對於俄劇比較陌生,我身邊的朋友聽到我追俄劇投來的總是驚詫的眼[……]

顯示全文

與製片人唐小雁及徐童導演聊聊他們的城郊和遊民

轉載自天才捕手FM

今天我們聊點猛片,這些猛片不僅在網友口碑中贏得了猛的評價,甚至是猛的最高級——生猛。

今天的嘉賓是這些生猛紀錄片的導演徐童,他最被大家熟知的生猛作品,是被稱為遊民三部曲的三個紀錄片:《麥收》、《算命》和《老唐頭》。

他鏡頭下的人物從賣身救父的性工作者,到身有殘疾的算命先生,幾乎全都是生活在城郊的江湖人,也可以說是遊民。

他和這些遊民生活在一起[……]

顯示全文

《挖眼睛》與民間二人台

紀錄片主人公“二後生”於日前因病離世,其一生傳奇且坎坷,頗具有戲劇性。

本文試圖通過一篇小文章,夾敘夾議,淺談“二後生”其人與其所代表的“民間二人台”。雖限於篇幅,很多事情沒有說明,但仍不失為合格的介紹性文章。因故轉載於下。

本文轉載自《戲劇與影視評論》2020年第4期,作者為內蒙古科技大學青年學者苗露。

紀錄片《挖眼睛》一片,由於其特殊性,恕無法於本站公開。嗶哩嗶哩站有網友翻攝的錄像(非原版),有心的[……]

顯示全文

有哪些值得學習良心攝影書?

推薦一本非常經典的攝影史論書《攝影批判導論(第5版)》,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引進出版,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在攝影實踐的過程中,攝影學習者有兩種選擇:將攝影學術討論拋諸腦後,不去理會圖像是如何變得有含義的,但如此一來,你對攝影的批判性理解必然會受到限制。而且,如果你本身是一名攝影師的話,這種做法必然會影響到對你的攝影工作起到支撐作用的理解深度。

而另一種選擇是,有意識地關注影像含義問題,以[……]

顯示全文

供批判用–艾未未攝非典時期的北京街頭

轉載自YouTube

今查找資料意外發現,艾未未攝於17 年前 ,主要可供參考當時疫情嚴重時期北京城市之風貌;以及當時以艾未未為代表的北京土著生活風貌。供批判用。

中國大陸網絡環境無法正常訪問YouTube,請點擊下方備用播放器觀看,因沒有設置內容分發加速,可能播放時有卡頓。

[……]

顯示全文

什麼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吐魯番的姑娘熟了

轉載者按

最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每天早上都密切關注着官媒發布的昨日疫情數據,新增確診、新增死亡、新增出院、累計確診等數據牽動着全世界人民的心。細心的網友應該發現了,不光每天疫情通報里都會單獨提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神秘單位?為什麼只要中央下發到各省級行政單位的文件,都會有“各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字眼?在祖[……]

顯示全文

關於“李文亮醫生去世事件”的輿情分析

李文亮醫生去世兩天了,關於他的討論還在繼續。但這不應該僅僅止於情緒宣洩,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更加重要。

希望李文亮醫生的去世,能換來有價值的討論,使他成為最後一個這樣的符號。

本文作者常以“常凱申”自稱,分析兩岸及內政有獨到見解,特轉載於下。

本文轉載自作者微博@ 2049年的世界 ,轉載已徵得作者本人同意。

轉載者按

李文亮醫生今天凌晨去世了,深切哀悼。

從昨晚到今天上午,網絡上對這個[……]

顯示全文

B站跨年晚會:一次成功的代際和解

曹東勃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1月08日 02 版

最近,因為一台跨年晚會,主打“二次元”文化的視頻平台Bilibili(B站)順利“出圈”(即打破代際之間的文化隔閡)。我身邊一些50後、60後的同事和朋友,通過媒體報道也看到了一些片段,他們驚訝於在這台年輕人的晚會中,居然也有他們看得懂的某些元素。比如,在《亮劍》中飾演楚雲飛的張光北和軍星愛樂合唱團的退伍老[……]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