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柯達5207電影膠片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C:\wwwroot\stevenpotter.cn\wp-content\plugins\smartideo-master\smartideo.php on line 173

昨天(9月26日),B站上線了經典電影《音樂之聲》,此片在我小學的音樂課播了不下五遍,記得每學期開學第一二周的音樂課就是看音樂電影,《音樂之聲》和《放牛班的春天》兩部。看到開頭的經典鏡頭,有着柯達日光卷的鮮明特點,聯想起拍攝電影的35mm的膠片。

之前,電影卷幾乎為富士與柯達兩廠所壟斷,其中以35mm的彩色負片為最多。(也有70mm,以及正片,黑白負片。)

富士彩色負片生產線

但是,富士從2013年逐步停止電影膠片的生產,到今天,生產電影膠片的只剩下柯達一個廠子。

柯達的35mm彩色電影膠片大致可以分為日光型和燈光型,兩種的差別在於色溫不同,日光卷的色溫為 5500K,燈光卷的色溫為3200K。

柯達的電影膠片生產歷史大致為:

  • Vision系列(全部已經停產多年,質量不好保證)
  • Vision2系列(很多停產,如5218,5205)
  • Vision3系列(最新技術,目前拍攝的主流,如5207,5219… )

由於柯達的彩色電影卷我只接觸過vision3的幾個版本,尤以5207與5203拍過最多,恰巧今天又衝出來了一卷暑假拍的5207的電影卷,一下就暑假拍攝的經歷着重的說一下5207這個型號的膠片。

5207的官方名字為 Kodak Vision3 250D/5207 35mm彩色電影負片膠片,它進一步提高了底片標準。官方描述為:柯達底片Vision3 500T彩色底片與中速日光平衡感光乳劑相結合,為電影製作者提供了一種增強其創造性的工具。 有官方名字可以看出,其ISO為250。基本滿足傍晚或者少雲天氣的拍攝需求。

憑藉柯達Vision3底片技術,5207底片確實能夠在極限曝光情形中提供卓越的性能,包括增加強光曝光寬容度。官方還有介紹(Google翻譯): 您可以在攝影場地以更快的速度移動並在後期處理中從強光中捕捉更多細節,您也將發現陰影部位的顆粒度有所下降,因而您可以在曝光不足的區域,依然得出出色的拍攝效果。

柯達的介紹頁面https://www.kodak.com/ID/en/motion/Products/Production/5203/default.htm

在這款產品發布時,柯達官方給出過一組樣片,其中有一張很有代表性:

另外,官方5207樣片上沒有一張純室外的。我想柯達公司是想表現5207在弱光線下的暗部細節表現力和色彩鮮艷度 。
這張樣片可以很好的表現出5207的寬容度

這張樣片可以很好的表現出5207的寬容度,最暗到最明處從-5.4檔到過曝+7檔,基本可以秒殺一切5W元以下的數碼相機。

雖說5207仍在生產,但是國內的售賣之地並不多。且膠片本身成本高昂以及沖洗費用比一般的C41價格貴不少,所以至今電影卷的玩家不多,屬於小眾中的小眾。

就5207的感光度而言,個人認為250度還是可以滿足日常大多數的需求的,畢竟專業如炮塔的卷,感光度不過160度(有400,800)。而且個人感覺 它和炮塔系列是一個色調的,就是感光度不一樣,沖洗工藝不一樣,不過最後出來效果差不多。 所以就用柯達5207代替炮塔拍專業人像,個人認為問題不大。 不過由於炮塔是柯達專門調校過的,對於膚色天然擁有較好的表現力,不光表現在細膩上。所以說,棚拍還是盡量選擇炮塔為好。

就我個人實際拍攝體驗而言,5207對於陰天的拍攝體驗不佳,適用於陽光較為充足的場景才能發揮出其優勢。如果在陰天下拍攝,直出的照片整體色調不對,如同金200的風格,如以下這張:

不過到了陽光不錯的場景,5207對於人像還是得心應手的。

我也不過拍攝了兩三卷而已,得出了一點心得,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日後如有新的體會再做分享。

最後,讓我們來重溫一下這部經典電影《音樂之聲》的片段。

生成海報

作者: stevenpotter

圖蟲:http://stevenpotter.tuchong.com/ lofter :http://stevenpotter.lofter.com/

發表回復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