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刚刚接触胶片的同志会问我关于一次性相机的问题,诸如关于其原理以及为何不可重新上卷复用等问题。
由于我本人较少接触此类相机,往往不可解答此类问题。
恰巧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关于拆解一次性相机,放置于下,供参考用: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经常有刚刚接触胶片的同志会问我关于一次性相机的问题,诸如关于其原理以及为何不可重新上卷复用等问题。
由于我本人较少接触此类相机,往往不可解答此类问题。
恰巧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关于拆解一次性相机,放置于下,供参考用:
[……]
在黑白银盐摄影里,摄影师往往追求的是影像的细腻。用最好最细腻的底片拍摄,用最好的显影液进行冲洗,以期获得一张颗粒细腻,反差适中的照片。甚至于最好的显影液(如伊尔福DDX)的主打就是颗粒小。
但其实也有许多摄影师用粗颗粒创造出美妙影像。像绘画中的“笔触”一[……]
虽今年其他胶片均已上涨,尤以柯达Color Plus 200为甚,从¥16.5涨到了¥30.5,但高端胶片如炮塔160,400均未大幅涨价,尚可以接受。但今日,众商家毫无前兆的意外涨价,实出乎意料。
自今日至降价,不再使用柯达彩色胶片,志之于此!
[……]
这张照片是本人第一次尝试底片翻拍,用Canon 600D和80块的微距接环和260块的胶片翻牌器翻拍而成。应该是成本最低的胶片数字化方式了。
底片是用柯达的Tmax 100按100度拍的,D76原配方20度8分显影。
总评:构图有问题,后期有测试翻拍参数性质,故意提高1/3挡曝光,以及提高反差。用半画幅RAW格式翻拍可后期的程度还是很高的。
翻拍数字化这种方法可以尝试,但过程较为[……]
昨天(9月26日),B站上线了经典电影《音乐之声》,此片在我小学的音乐课播了不下五遍,记得每学期开学第一二周的音乐课就是看音乐电影,《音乐之声》和《放牛班的春天》两部。看到开头的经典镜头,有着柯达日光卷的鲜明特点,联想起拍摄电影的35mm的胶片。
之前,电影卷几乎为富士与柯达两厂所垄断,其中以35mm的彩色负片为最多。(也有70mm,以及正片,黑白负片。)
但是,富士从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