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网易网。
本文受访者作为我国上海照相机总厂(海鸥前身)的总工程师,对我国照相机的发展历史有很深的见解,此文或有助于读者从侧面对于我国照相机事业发展历史的认识。
转载者按
专访对象:孙晶璋,原上海照相机总厂(海鸥前身)总工程师,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毕业。1957年在上海照相机厂毕业实习,1963年正式进厂,1997年退休。
网易财经:在您印象当中,60年代我们国家的照相机产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孙晶璋:我们照相机应该是58年开始搞的。德国莱卡3B型号(转载者注:此处疑似口误,或为莱卡M3型)是1936年出来,我们是58年开始做,比他们晚了20多年。但是我们一起步就到这个水平了。这种照相机苏联也刚刚开始搞。他仅凭自己的力量也生产不出,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把德国的工厂、工程师搬回去,才开始的,大概1950年左右就有照相机出来。美国的照相机工业规模很小,我看他不是不能搞,可能是它的重点不在相机,而在汽车。比中国先进的还有日本,日本在二战时已经有照相机了,而且有几个照相机厂。除此之外,我们算是先进的了。当时,香港、台湾根本差太远了,我们起步得比较快,上海不能落后北京、天津。
网易财经:国家开始重视照相机产业的背景是什么?
孙晶璋:我听老师傅们讲,当时,北京、天津都有照相机厂很简单的照相机,而上海作为工业大城市,不能生产照相机,觉得落在人家后面,太说不过去了,所以要搞就搞得好一点,起步高一点,就搞了徕卡。刚开始时在南京路、四川路拐角上有叫惠罗公司公司,六楼有一个小阁楼,搞几个金工的老师傅敲敲打打。
网易财经:六十年代初时,照相机厂的产值是多少?
孙晶璋:63年的时候产值产量还不高。三年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基本上都垮了,没有人要,产量上不去,就很困难。厂里有些人回乡了,有一部分人去另外一些行业,比如说电池,跑了很多人,剩下来的人就是设计一个新的照相机,就是4型照相机,双镜头的。到64年照相机开始出口。(转载者注:4型照相机设计初是为了出口创汇用,后来出口转内销,为一代经典相机,大致分为4A,4B,4C三种。产量极大,直到新世纪仍在生产)
网易财经:出口到哪些地方?
孙晶璋:开始出口到中东这些地区。因为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出口说明书都设计好了,结果进出口公司要我们重新印刷,第一,上海作为地域名不能作为商品名注册。后来就改成海鸥,这海鸥也是进出口公司提出来的,到国外注册了,第二,明书上印的熊猫图案也不能用。因为中东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他们看着熊猫像猪,所以不行。我们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全都改掉了,之后就顺利出口了。
网易财经:为什么会选择海鸥作为品牌形象?
孙晶璋:最早是进出口公司定的。我们没有选择权。而且我听说,在国外海鸥名声不怎么样,说海鸥是很懒的一种鸟,专门跟在油轮后面吃船上掉下来的东西。
网易财经:那时购买照相机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孙晶璋:到我们4型出来以后,特别是4B型之后80块钱一架,所以应该说相当便宜。当我们的工资整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根本就没加工资,我大学毕业的那几年一直都是65块6毛。但是有些家庭,可能劳动力比较多的也是能够买得起。
网易财经:就是几个月凑一凑。
孙晶璋:特别是上海,我觉得总的消费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买得起。到70年代初晚上还排通宵买照相机。有的亲戚朋友托我买照相机,我也去排队,穿一件大棉袄,晚上六七点钟去排队,排到明天早晨拿票买。
网易财经:六十年代,国内有没有其他的品牌跟我们竞争?
孙晶璋:几乎没有,60年代末要支援全国各地。受到支援的是丹东照相机厂,我们把海鸥4型双镜头反光相机的全部图纸都给他。哈尔滨仪表厂,我们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图纸全部给他。江西光学仪器总厂69年搬到江西去了以后,我们把上海牌海鸥205图纸全部给他。(转载者注:海鸥205是一代经典旁轴机,市面保有量较大。分早期和后期产品,早期产品质量优秀,后期的产品用料较差,质量参差不齐)
还有重庆很多军用光学仪器厂,很多以数字命名的军工系统的厂,都是我们图纸给他。那时候不讲知识产权,这都是全部一盘棋,全国一盘棋,你要什么通过正式手续我们就给什么,所以图纸工艺技术都给他们。但是做来做去还是不行,做不过上海照相机厂。为什么?他们对照相机可能认识还比较浅一点。第二,很多军用光学仪器厂搞军品,军品是肥肉,都是国家拨款。所以他成本没办法跟我们比,竞争不过我们。
网易财经:当时国家让上海照相机厂支援全国各地的照相机厂的背景是什么?尤其是69年上海照相机厂的技术、员工、设备支援建设江西凤凰照相机厂?
孙晶璋:支援“小三线”。毛主席说过,他不放心,要好枪好马支援三线。本来我爱人也去江西,我说我不是好枪好马,家庭出身也不好,动用了一些关系才没有去江西。(转载者注: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网易财经:60年代,我们还有一个军用照相机的车间?
孙晶璋:有,叫第六车间,第六车间原来在英国领事馆那边,在外滩30号。后来搬掉了,成立照相机三厂,专搞军用的。
网易财经 :您有参加过军用的研发吗?
孙晶璋:我不可能参加,我是地主阶级出身的,怎么能参加呢?
网易财经:您还记得第一架单反吗?
孙晶璋:64年、65年设计,66年成功。紧跟着文化大革命,进度就拖后很多。设计完成之后需要模具,一个照相机不简单的,需要几百副模具,单反要到70年代才开始真正地批量生产。那时候我们叫DF型,单反。后来又搞了DF1型,改进了一些地方。(转载者注:海鸥DF型是一台135型单反相机,质量中庸,价格低廉。产量较高,为我国工薪阶级家庭的相机普及做出很大贡献。)
网易财经:你们当时在设计DF单反照相机的时候,其他国家的水平怎么样?
孙晶璋:日本单反发展得很快,DF系列模仿的是美能达SR-7的结构和造型,但7型有自动测光系统,这些元器件我们国内都没有,我们只能把它拉掉,相当于美能达SR-2。
网易财经:生产这款机器的时候,当时派什么用场?是否军用比较多?
孙晶璋:设计的时候没有这么考虑,但是后来用到了。69年珍宝岛保卫战,就用这个照相机了。我们专门设计了500毫米焦距的镜头(转载者注:这台珍贵的镜头在现在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有藏,查看照片点击此处),军方要求三公里以外能辨别出一起行驶的两辆吉普车。后来我们也做到了,数量不太多,但是钱赚得不少。
我们有个特殊情况,我们认为人家能够办到的,我们一定能够办到,人家不能办到的,我们也要办到。所以后来69年我们造了“东风”。(转载者注:江青酷爱摄影,尤其中意哈苏相机。“东风”相机就是仿哈苏 500c 型设计,生产不计成本,产量极少,少。收藏市场极其罕见,成交价为百万级别。)
网易财经:听说这个跟江青有关。
孙晶璋:跟江青有关。
网易财经:您当时参加研制了吗?
孙晶璋:我参加了。说来话长。69年文化大革命,我进不了研发小组。后来他们快门做不了,快门我自己有点专长,所以让我去搞个快门,我就去了,快门搞好了以后大概生产了一百多架。
网易财经:“东风”当时卖到多少钱?
孙晶璋:当时有8千块钱吧。
网易财经:基本上属于国家级的礼品待遇了。
孙晶璋:江青也要走了,陈阿大也要走了,陈阿大就是上海造反队的头目,跟王洪文他们一伙儿的。
网易财经:之后又造了“红旗”?
孙晶璋:我们做“东风”的时候,照相机二厂造红旗。东风是仿瑞典单反相机哈苏造的,镜头是德造的,快门也是德国的,德国工艺非常精。这个快门也就德国能够造,最高速度六百分之一秒的大口径快门,只有德国能办到,那里面有根弹簧,我们造不了。当时想了很多办法,包括钢研所、上钢五厂、钟表材料厂都一起攻关,最后钢丝也压出来了,但是我们钢丝弹力达不到德国的要求,我们只能稍稍放松一点。我们的工艺水平也达不到德国的工艺水平,德国的工艺水平快门弹簧做得很平,我们的有一点弧度,最后做出来了。
当时江青要求快门速度最高要达到一千分之一秒,我们做五百分之一秒都非常吃力,更不用说一千分之一了。后来我就想了个办法,在一千分之一秒的时候,光圈缩小一点,快门原来开的那么大,我就开小一点,一下子就达到了。但是光圈原来是f2.8,我只能用到f4了,江青也不懂,就混过去了。
网易财经:最终还是满足了他们的需要。造东风、红旗应该说占去技术人员很大的精力了。
孙晶璋:很大精力。
网易财经:那是否会耽误了其他相机的开发?
孙晶璋:当时无所谓,这是政治任务,最重要的,压倒一切的。
网易财经:您在海鸥这么多年,您觉得海鸥发展最好的是哪一段时间?
孙晶璋:工厂搬到松江以后,80年代的末期发展是比较快的。83年、84年,那时候产量达到42万架,4型达到42万架,DF达到2万架,总共50万不到一点。后来因为大家在对产品开发上有些分歧,后来没有发展好。
网易财经:是什么样的分歧?
孙晶璋:60年代底,我就跟厂长提出,我们应该发展小型照相机,傻瓜照相机。我也是从国外的杂志上看到当时的这股趋势的。我经常看日本的《写真工业》,发现日本也是小型照相机销售数量远远高于单反,单反占百分之十几,小型照相机占百分之八十,还有一些大幅面的占7%。
我记得很清楚,60年代末,我们到闵行去挖石头、造防空洞。休息时,我跟厂长提建议发展小型照相机,他没听进去。他觉得4型做得很好,高档的单反也已经设计出来了,就先不考虑发展小型照相机。事实上,我这个建议被照相机二厂接纳了,就是205相机,好像一直到2000年还畅销。
我是80年升工程师,82年升副总工程师,87年升总工程师。我和厂长现在经常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当时我很为难,到市经委去,申请引进美能达300型单反,市经委就拿出上海科技情报所的杂志,里头有一篇你的文章,他说你们副总工程师建议引进小型照相机,你怎么引进单反啊,我没办法回答他。”但现在为止,我都觉得我当时的想法是对的。
后来也做了个样子,要跟美能达引进小型照相机,后来根本就没有钱了,也不敢借,借了以后还不了,后来工厂效益下来了。
网易财经:是不是国门打开了之后,很多进口相机进来,对海鸥造成了一定冲击呢?还是说海鸥本身的问题更多?
孙晶璋:其实刚打开国门的时候,新华社根本就不用我们海鸥的,一些报社也不用。新华社是国家单位嘛,国家单位可以申请购买国外照相机。国内照相机不行,就用国外好的。外国记者看到中国记者用这么好的相机,都很惊奇:“你们中国人很穷,但是用的相机都比我们好,我们都用不起。”因为他们是自己掏钱买,我们是国家买的,所以(国门刚打开)根本就不影响一般的大众消费。
网易财经:一般的大众买不起进口的好的照相机。
孙晶璋:根本买不起,除了特别有钱的人。为什么我们照相机到最后不行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国营企业的体制问题。
第二个是客观原因,照相机是应用技术,要靠基础技术支撑。如果没有基础技术支撑的话,就发展不起来。电子技术不行,材料技术不行,机床技术不行,什么都不行,那么没办法,我们只能全靠引进,全都是日本过来。这样的话你能够引进一个,你能够引进两个,但你不可能引进三个四个,你不可能什么都引进过来。
网易财经:就是基础技术研究的水平一直没有上去?
孙晶璋: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能达X300,这个很有名,后来是海鸥DF300,里面有两块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一个是48脚,一个是56脚的,这两个集成电路我们当时进口的时候200多块钱。然后我们花500万国产化,请上海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有一个微电子技术分院给我们做,最后做出来以后,一百多块,但是价格已经降到一百多块了,我们也可以到深圳去进,深圳他有办法,他有管道,他进来的时候跟你一模一样的,但是不打商标,才60块钱。如果是我们靠自己做的话200块,成本就下不来,要不我们到深圳买水货,他肯定是走私进来的。走私就犯罪,这事我们搞技术的不管。
比如说我们曾经搞了合作所,当时还在90年代中的时候,我还没有退休,我说是不是搞个讨论研究,我说现在照相机发展有两个方向:
- 一个就是APS(Advanced Photographic System),这是日本的七家照相机厂跟柯达一共八家照相机厂讨论,最后发展出来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把胶片比“135”再小一点,有很多好处,照相机能小一点,重量也能够减轻,分辨率也能够达到,胶片也能够节省,这是一个系统。
- 第二个系统就是digital camera数码照像机,我说这两个系统我们发动全国照相机的企业,大家来讨论一下到底走哪个方向。结果讨论下来,大家跟我们想法一样,否定APS,认为是没有出路的,APS大概昙花一现就没有了。今后肯定是数码,但是数码技术我们当时是零。
网易财经:这时国外数码相机的发展如何?
孙晶璋:也不先进,刚刚出来。我96年退休以后到柯达做总工程师。柯达当时也没搞数码,也是搞傻瓜机,搞了几年傻瓜机以后才弄几个技术人员、几个工程师去研究数码。其实再研究也不解决问题,后来柯达采取什么办法?他就把日本的一个Cosina买回来,由这个厂专门给他开发数码相机。所以柯达的照相机也生产了很多。美国的技术是很高明的,但是运用技术比不过日本人。我跟美国人也接触过,跟日本人也接触过,日本人特别认真,美国人大大咧咧,中国人更大大咧咧。因为中国人跟自己利益挂不起钩来的,挂起钩来的话,我觉得也不会大大咧咧。
我退休的时候,台湾照相机也刚刚发展,现在台湾远远超过我们。当时6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4型照相机到外滩去试拍,装出来以后我们都要试拍,看到人家拿香港的Halina相机,一拍太粗糙了,跟我们不能比,现在香港的超过我们了。
网易财经:您走的时候厂里面是怎么样的状况?
孙晶璋:那时候还能过得去,我们引进了美能达X300。最后只进来了机身那一部分的生产技术设备,镜头没有引进,因为没有钱了。87年我们到日本去的时候谈这个问题,日本人以为我们先引进机身,再进镜头,所以准备了很多镜头的资料,图纸给我们看,其实我们知道自己没有钱了,不可能进的。
那镜头怎么办?我们把镜头的资料拿来了以后,就自己弄。我从重庆引进一个工程师时。他大概是90年来的,从90年到94年、95年的时候搞了五个镜头,这五个镜头卖得非常好,后来我们搞的变焦镜头,国内还没有,所以这几年比较好。96年底97年初我就走了。